一、本文的目的:比较制度分析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理论分析框架,用以研究一系列与经济制度相关的问题。诸如,经济制度是如何演化的?为什么不同国家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如此经久不衰和特色各异?它们对各国经济绩效...
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 CNKI文献
本文将介绍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在第一部分(第1~3节)中,我们概览一下转轨经济中内部人(Insiders control)控制这样一种内生的趋势。我们所说的内部人控制,是指从前的国有企业(SOE)的经理或工人在...
对不断涌现出的创业投资者(venturecapitalist)与开发产品的创新型企业间关系(最典型的代表是硅谷)的不经意的观察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将创业资本提供给具有独创精神的企业家而已。本文却...
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1、导言直至70年代中期,日本主银行制度为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贡献。主银行制度包括三个相互补充的部分:银行和企业订立关系型契约,银行之间形成特殊...
东亚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新诠释:市场增进论(上篇) CNKI文献
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学中最富有争议的一个论题。直到最近,经济学家们对于在过去几十年里,政府对市场化过程的干预在东亚地区惊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仍未达成共识。
任何制度安排,不论是区域性的还是地方性的,都是以新兴技术和全球性市场制度作为其外部环境的。因此,各种制度安排以技术和市场为媒介而潜在地相互联系。在通信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
早在1992年第二期《比较》杂志上,我们就刊登了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的文章,使我们头一次听说什么是经济学的“CIA”。他告诉读者:在1989年以前,比较经济制度(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与...
由于库兹涅茨效应的减退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开始转向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要应对这一挑战,关键在于在人力资本积蓄的同时,进行企业经营和治理的改革。
东亚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新诠释:市场增进论(下篇) CNKI文献
第五节 经济协调活动的定位 上述各节描述了一系列广泛的可为发展中国家政府潜在运用的微观经济政策。本节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些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适用的经济环境。 前文中,我们把亲善市场论与国家推进论之间的差...
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续)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5、日本放松金融管制后银行的作用实践中,导致日本主银行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银行租金包括以下几种:在金融抑制下源自居民储户的政策性租金;市场准...
比较制度分析:起因和一些初步的结论(续)[日]青木昌彦7、日本的制度安排是对新古典标准的偏离吗?经济史学家对日本战时(1939-45)的国家干预是如何影响以后的制度演变这一问题已经讨论了很多。最近日本...
伴随着向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转型,日本开始认识到推进产学合作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在其认识中,还包含着这样的想法:即通过创设新的企业和新的产业,打破经济低迷状态,创造就业机会,而大学在传统的教育和研究职...
关于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几点思考[日]青木昌彦在结束颇有收获、令人愉快的北京之行之际,我试图根据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整理出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几点想法。可能由于对现状的误解等原因,这些想法不一定正确。因...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NKI文献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文版前言[美]青木昌彦如英文版导言所述,本书是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局委托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从事的一个集体研究项目的成果。但本...
我想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就中国公共财政的一些制度性问题发表一点评论。首先,我想说一下自1994年改革起,公共财政在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公共财政仍然面临的或新近出现的问题,公共财政是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
中国惊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百姓人均收入的提高。就未来发展而言,中国必须以各种手段进一步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地区。在制定城市化政策方面,
价格10元到99元的商品却迎来每天500万的人流量;全球开店上千家;2015年的销售预估50亿元。这就是名创优品,实体店哀鸿遍野下的一次成功逆袭,在这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刘强东说高速的电商伤害了传统零售,但实际上打...
一、金融体制的分类与外部融资的形式在二战后,每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即留利和折旧费,而并非银行贷款或各种证券等外部融资。
"结构失衡"及其改造作为2008年到2009年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及其对策,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讨论频频涉及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已几乎毋庸置